《大汉书》第9章 汉中王微服赴江油(二)
“殿下所言甚是,可以这样实行。”
两个人正激烈地讨论着,书房门口传来侍卫的声音。
“启禀殿下,门外有一将军,自称牙门将向宠,前来拜见殿下。”
“吾不是说过嘛?吾与幼常讨论之时,不许任何人靠近书房十步!”刘睿不耐烦的说道。
一是因为重要,二也是因为他们讨论的事情太过于隐秘。
马谡听到后,感激的说道:
“殿下之恩幼常无以为报。臣知道殿下对向宠感兴趣,也早早的向门口的侍卫吩咐过,所以殿下不必责怪。”
刘睿揉揉太阳穴,瘫坐在椅子上说道:
“先帝曾言向宠乃一能将,外加那日集市相遇,所以我确实对此人感兴趣。幼常要不要去试试此人的能力?”
“臣遵殿下意。”马谡笑着说道。便跟着侍卫出了书房。
向宠百无聊赖地等待着刘睿的接见。大门打开,走出了一个身着儒袍的模样的学子,正是马谡。
“我似乎前几日在街上遇见过你。”向宠摸着头说道。
“在下乃一仆从,竟的将军之识,是小人的荣幸。”马谡拱手笑着说。
“将军,请吧,我家主人大堂有请。”
马谡像个仆从一样,带着向宠来到会客厅。
穿过长长的走廊,二人进入了一个大堂,一边的侍卫见状,立刻奉上了两杯香茗。
“将军随意。”马谡说道。
向宠摆了摆手,刚一进屋,他早已被墙上悬挂的天下堪舆图所吸引,看着上面描绘详细的州府郡县。向宠心里暗暗道,好东西啊。
这幅图当然是好东西,本来这幅天下堪舆图是挂在未央宫偏殿,刘禅办公的御座后面,是刘睿软磨硬泡才从他的便宜老子那里讨来的。
此图采用了蜀地最好的蜀锦当画板,经过多次的研究补查,用极好的蜀地川墨一次绘制而成,
囊括了全部的天下州府郡,一目了然。而刘睿之所以挂在大厅,便是为了试探向宠的才能。
以向宠的眼光,自然能看出此图的价值,他不禁感叹道:
“此图所绘之详尽,真乃珍宝也,挂在大堂当书画欣赏,可惜了。”
“你竟然敢非议当今皇子,该当何罪?”向宠的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大喝,吓的他激灵地抖了一下。
正是马谡在向宠的耳边咋呼,刘睿在屏风后看到这一幕,差点笑出声来。
“我,我如何绯议当朝皇子了。”
“你你你你这仆从,怎么能一惊一乍呢。”
马谡也是扶额而笑,转身坐在椅子上。
“呵呵,向将军好气魄啊,在王府大堂上,竟然说皇子将堪舆图悬挂只为当书画?”
向宠闻言也是尴尬一下,坐着捧起香茗品尝起来。
马谡看着眼前这个喝了一口茶后,将喝到嘴里的茶叶吐出来,狼狈模样的向宠,开口说道:
“向将军乃我大汉上将,可知今日我大汉军备如何?”
这便是刘睿借马谡之口,问向宠的第一句话,也是刘睿借机试探向宠的真才实学。
一聊到军事问题,向宠立刻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眼里闪过一丝疑惑,拱手对着马谡说道:
“这……我大汉如今,已经是兵力匮乏,军备松弛,能有一战之力的,不过五六万人,固守本土都稍微有点困难。”
马谡听完后,看向屏风下露出的半只脚,继续说道:
“那向将军如何看待夷陵之战?”
“啊这,不好说吧。”向宠尴尬的说道。
先帝刘备自从狼狈逃回白帝城后,曾下令,敢擅自议论者皆斩。
“无妨,向将军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屏风之后,传来刘睿的回答。
向宠听闻,向屏风那里拱手回答道:
“我认为,夷陵之战不应该打,也不太好打。孙氏雄据江东已历三世,东吴的统治已经根深蒂固,并非一场战事就可灭掉。”
“然先帝会师东征伐吴,重步战而轻水师,导致步卒大败后,水师无令不知如何行事,不战自溃。”
向宠说着尽兴,走到堪舆图前,看着上面大战的地方。
“向将军,如果是你,你该当如何呢?”屏风之后,传来刘睿的再次询问。
“如果我来统军,便由一上将率步卒稳扎稳打,吾率精锐水师,顺江而下,初秋季节,江水尚未结冻,只需三日,便可直破建业城下!”
“东吴步卒必定拼命回师,然后步卒顺势掩杀,定能大胜一场。”
向宠说的尽兴,眼神激动的看着地图,并没有注意到刘睿已经从屏风后走出,站在他的身旁。
“向巨违,还不拜见汉中王殿下。”马谡笑的大喝道。
“啊,臣向宠拜见殿下。”
向宠还没有跪地,便被刘睿一把扶住。
“素闻向巨违大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快快起身。”
向宠面露疑色的看着眼前这个身高不到自己胸口得少年。疑惑的问道:
“不知殿下召我来何事?”
马谡笑着说道:
“向宠听命,封你为汉中王府神策中郎将,官居五品,统率神策军。归属汉中王帐下。”
神策中郎将?向宠心里直犯嘀咕,本朝哪有神策军这一支军队呢?官居从五品,这又是什么鬼?
九品制,是刘睿经过深思熟虑后,制定的一种革新的官阶制度。在原先的历史中,九品中正制由魏国皇帝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建议下,在几年后在魏国的率先实施。
它明确了官阶秩序,盖以论人才优劣,但也有明确的缺点。
所以,经过刘睿的修改,只取九品,弃除中正,让简拔官吏的权利收归中央。
而他的这一创新制度,并没有上呈朝廷,因为他也知道,这个制度一出,必定会引起朝野上下一片震动,所以只率先在自己的汉中王府内开展。
而马谡向宠二人,便是第一批的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