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小说
精品美文小说推荐

老王小黄小说(它能听懂我说话全文免费阅读)

《它能听懂我说话》第4章 故事开始了

今天老王和小黄都很高兴,他为小黄去掉了绳子,小黄立即跳到那弯背上,他们这样在屋里走了几个来回。老王专门煮了一块儿烟熏的腊肉,这是我们在没有冰箱这类保险产品之前最好用的保存猪肉方法,至于为什么选在今天,那是老王高兴呗。炖这种肉就一个慢活,老王架好一堆木柴就往屋后面的地理忙活去了,庄稼人都是闲不住的,我的老父亲和我到城里生活的这几年始终都觉得着急,觉得没有在农村自在,虽然说城里干净,但是更加觉得承受不了城里的消费。老王也是一样停不下来,自己体力不行了,相互换工干活的人自然找他的也少了,自己现在地也不多,完全可以靠两只手操持,有点空闲就想到地里捯饬捯饬,那二亩地里面没有杂草、没有碍事的石块儿,庄稼人看了都是一片盛赞之声,这是老王最得意的事情了。

中间休息的时候再去锅灶上添一点木柴,到午饭时间就应该好了。晌午老王去地理干活的时候小黄不用再只固定于以绳子为半径的活动范围,它站在房顶上或者院坝边那个石磨盘上都是可以看见老王的身影,这几天的朝夕相处让小黄知道,这个弯背的老头就是自己的依靠,供自己吃喝陪自己玩儿乐的人。现在它跟在他身后,转悠着来到地边。

路边的小花花草草很是能招揽蜜蜂和蝴蝶的,恢复自由身的小黄很是舒坦,在地上打滚翻腾,追逐蝴蝶在花草之间蹦跳翻滚着,老王看着它就像看见一个小孩子在玩耍嬉闹一样,心理也是十分欢喜。玩儿累了他会跑到老王身边,轻声叫几下,然后蹭着老王的腿,老王此时一般都会停下来挠挠小黄的头。老王此时可能已经把小黄当成自己孩子一样,那份温情是很难描述得。

晚上老王又想和几杯酒解解乏,在中午煮好的小块肉上切下几片简单炒个菜,这种情况下他一般是不准备主食的。一人一猫围着小桌子,他给自己夹一筷子紧接着给小黄夹一筷子放在小黄大的碗里,小黄看着他把一杯一杯的和水一样的东西到进嘴里而且还咂摸的那么有味儿很是好奇,它先在他的小酒盅里闻了闻,很冲的味道引得它打喷嚏;它又扒着老王的胳膊伸直身子努力的去闻闻老王的嘴,顿时又是一个嫌弃的表情坐回自己的椅子上。菜里仅有的几片肉老王差不多都夹给了小黄,它也不客气的笑纳了,吃饱之后它就安静的抱着爪子趴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老王自顾自的说着、吃着、喝着。

老王收拾完碗筷,又把剩下的一小块儿肉放在盘子里,用一个盆扣在上面,小黄已经不需要引导就知道偏房的灯熄灭了该回去睡觉了。今天它只是比往常多了很多空间,先在王波生前住的房间门口站了一会儿,接着又跳上酒坛子闻闻,在通向阁楼的梯子上蹭了蹭毛,在进入自己的窝之前,它还在窗台上巡视了一番。动物的温情就像小孩子的喜怒无常一样,差别在于你永远不直道它的想法,但是你能和孩子沟通;它永远都知道你是依靠而且会不离不弃,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会有自己的生活。小黄给老王带来的不仅是温情还是寄托和陪伴,人给动物的是一瞬间,动物回报人的是一辈子,这是不是动物生命的可悲?

每一个日出都是一个开始,生命总是在点滴流逝中。小黄被老王又一次按住了,这次还给小黄脑门来了一下,数落它推翻了自己的盆偷吃里面的肉。那时候肉还是奢侈生活,昨天他还预计着这块肉能吃三天,不想今天发现肉在案子上被咬的七零八落,所剩无几了,他先想到的凶手就是小黄。今早他起床没有发现小黄,当他打开偏房门那一刻,小黄匆忙夺门而出,跑到石磨盘上看着老王没追上来就开始舔着爪子,等老王进到厨房发现这一幕,自然就真相大白了。他把小黄叫过来,抓住脖颈就按在案子上,小黄自知犯了错就开始“喵~~喵~~”的叫起来。小黄得以逃脱之后先是站在和老王安全的距离之外还在大叫不止,好似自己受了冤枉一样,表明自己很生气受到了惊吓,在辩驳的同时也在骂老王。他径直转过身子,看看那残存的一点肉,骂了一句小黄,犹豫了一下把那点肉又放在了小黄的碗里。

小黄在受到老王的粗鲁对待后一整天都没有露面,老王给放置的肉它没有回来吃,水也没有减少。傍晚的时候老王就有点坐不住了,直到吃晚饭准备睡觉的时候依旧不见小黄的踪影,难道回李培山家了?或者被困在哪里了?这大晚上的到哪里找它去?他一个人坐在灯下等了很久,孤单的身影随着灯的摆动摇晃。他后悔今天打它了,他怀疑6天时间是不是不够?睡觉之前他又像第一次寻找小黄一样,拿着手电在屋外房檐下搜索,在木柴堆边上呼叫着,挨个孔洞检查始终没有小黄的回音和踪影。老王无奈的叹息了一阵,只好先睡了。人就是有这么冲动的感情,即使这般年龄的老王,几天功夫就让小黄俘获了真心。就像年轻的恋人一般,一旦动了心总有死去活来的那个过程,也会像老夫老妻一样,在不言不语中萌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愫。人和动物的感情会更加自然,他们一开始就没有防备,特别对于人来说,动物都不会欺主。

天亮了,老王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小黄回来没,四下张望没有,抬头发现小黄正站在窗台向下张望着自己,他们对视了几秒“你还知道回来?昨晚跑哪里去了?”,他抬手准备去摸小黄,它以为又要打自己,所以纵身一跃下地去了,然后回头冲着老王叫一声接着摇着尾巴向门口走去,那样子好似再说“起床啦”!老王早已气消了,跟在小黄后面向屋外走去。

屋外依旧阳光明媚,这几天麦子陆陆续续到了收割的季节,我们这里是山地丘陵夹杂的地貌,土地基本都是斜坡,好处在于方便排水,更好的吸收日月精华;不好的地方是不聚水,容易水土流失。随着化肥作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开始缩小,老王的另外一块地就是胡广元暂时借种烤烟了。这种烟叶和老王的旱烟叶差别很大,不是很好侍弄。这种经济作物的烟品种多,长得比较高大,水土好的地方大概能到2米左右,叶片肥厚宽大光滑,通过烘烤之后颜色金黄干燥;旱烟一般都长不高,1米3上下叶片不长还比较窄,油脂相对更多一些,叶片也比较粗糙。当然旱烟是不能作为经济作物卖的,据听说现在人们抽包装好的纸烟圈儿就是这种烤烟做的烟丝,我特意拆开看过,烟丝的成色确实很好而且味道也要比烤烟好很多。

老王今天没有啥农活安排,遂心想带着小黄去那3亩地看看,烤烟只听说过,自己也不出远门,附近也只有胡广元这小子第一个尝试,前两年收益还不错,今年扩大了面积,邻里看着眼馋今年也有两家开始尝试。胡广元一家五口三代人,老两口才50出头,胡广元两口子更是吃苦耐劳,三年前抱了个大胖小子,胡广元和他老爹胡大牛别提多高兴了,着实让人羡慕。这两年他们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人嘛,总想往好的方面奔。其实路程并不算远,按照老王的速度走路大概10分钟左右,这在我小时候满山遍野开荒的年月里,这已经算很近了。得益于之前精心修正,现在看上去变焦旮旯依旧很干净,老王在小波去后也就没那么大心劲儿了,当他和胡大牛提及的时候,对方很快就应承让自己种几年,老王赞赏他们的劳作也就欣然同意。

他刚开始用绳子牵着小黄,就像签一只小狗一样,又一次系上绳子小黄表示了极大的抗议,使劲儿的用嘴咬,当发现都是白费体力之后它便放弃了,气馁的躺在地上摇着尾巴。老王拉着它说:“走,咱们去看看地,看看烤烟。”小黄不情愿的走在后面,它拗不过老王的执着,在后面来回穿梭于路边的花草里,老王心想这就和遛狗一样。故事发生在一个路口,他们自西向东走,张孝成赶着牛自南向北自路口相遇。猫看到陌生人和牛的那一刻恨不能立马躲起来,却被老王手里的绳子拉着,顿时全身的毛都炸了起来发出想要打架的低吼声,这一幕也让老王措手不及,一个劲儿说“人家不理你,不用怕。”牛经过的时候转头像猫喷了一个鼻响,像极了一个巨人对着不起眼的对手的鄙视,小黄已经怒不可遏准备上手了。张孝成开玩笑说:“王叔,把你的猫快抱起来。”老王真就听从了,顺手把小黄搂在自己怀里护着。小黄在大声叫着,老王:“这是小黄,前几天秀兰给送来地”。然后对着小黄:“不用怕,这是孝成,见面机会躲着呢。”张孝成急着招呼牛,简单寒暄两句就走开了。好半天小黄才恢复平静,老王就这么一直抱着它在地边看了看,想牵着小黄再走一走;小黄的反应有点大,紧紧的用爪子抠近老王的衣服不肯下来。老王改了想法干脆把它抱回家,进屋后去掉绳子小黄才渐渐松开,筋疲力竭一般拉长身子躺在地上大口喘着气,肚皮上的毛快速起伏着。

对于小黄这是多么惊险的一天,那么大的牛在自己面前,一蹄脚就会把自己压死,如果它会说话是不是要告诉老王,我是猫不是狗,不需要溜,我喜欢安安静静的呆在家里看家。老王有了今天的经历也知道,这么对小黄也不是很合适,晚上他抚摸着小黄又感叹道:“你要会说话多好。”

有了小黄的陪伴老王生活多了一些色彩,没事干的时候也算有了娱乐活动——逗猫。去小波坟前的次数也变少了,现在基本上是每月初一和十五去一趟,没有了太多农活,人也不能老待在屋里,他还是经常站在高处四处看看,不过现在不是盯着那斜坡的坟堆,而是看着周边的忙碌的人们和长势旺盛的庄稼。即使那些都不是自己的,他也很喜欢,那表示好的收成,农民不就是应该这个追求吗?生活的百般滋味每个人经历都不一样,就像每天的天气,老话说十里不同天,总也有天晴的时候吧。

人的成长速度如果按天来计算的话是很漫长的过程,如果是按年然后再回头望的话就会感觉好快,特别是有了孩子的人就会感觉“天,我又老了不少吧。”小黄在老王的感觉也是这样,这个发现也是源于胡大牛来串门顺便给老王送了两块自家打的老豆腐。这玩意儿其实都是吃个新鲜,一方面是黄豆的产量一直不高,做出来的东西相对单一,不想小麦面粉吃法不计其数;另外有了黄豆要打出豆腐也是很麻烦的,不仅要提前泡一晚上豆子还要有上好的浆水,哪个味道貌似在城里很难觅到;磨豆子也需要费工夫;最后做好的豆腐想要保存也很不容易,一般我们都会在冬季或者过年的时候才会花时间吃这个。有闲时间天气冷,能做也能保存,这项技能老王自始至终都不会,一个人也甭想能干成这个活,老王也喜欢吃,这也就成了老王的稀罕物什。

胡大牛进入老王偏房门的时候,他正在拿一片树叶逗着小黄满地打滚抓树叶,看见胡大牛小黄第一反应就是立马翻身跑进厨房,然后站在高处继续喊两嗓子。胡大牛嗓门清澈洪亮一直保持到死,后来电视普及之后,村里很多妇女都夸赞他的嗓子放在城里就应该是个播音员。

胡大牛看见小黄逃窜哈哈一笑:“王大哥这就是秀兰给送的猫?都长这么大了?”

老王:“是秀兰送的,好像没咋长。”老王摸出金丝猴递给胡大牛,同时也给自己点上。

胡大牛:“自己喂起来的不觉得。”

··· ···

这是小黄到老王家以后胡大牛第一次来老王家里,时间看已经快3个月了,胡大牛不是不爱走动,路过几次都是远远的和老王闲聊几句,没有进门就始终没有看到小黄。大山里住户其实就像放牧人逐水草而居一样,庄稼人就想距离自己的地近一点。我们这一片山洼相对平缓,以老王为中心房源5里地住了9户人家,没有急活大活基本都是自己忙自己,路过碰见了就在路边侃几句,何况现在的农忙时节。客套话也就不再赘述,胡大牛坐了一会儿就起身回家,下午还要下地干活,他们两家距离不到2里地,胡大牛也是趁着夏晌躲避毒辣的太阳过来跑一趟。同情和帮助弱者往往是按照自己在积德行善考虑。

胡大牛走后小黄有慢慢溜回了老王身边,他数落小黄太胆小,遇见生人就跑,如果是狗额话就会往前冲,不会自己先躲起来。他仔细地看了看小黄,确实长大了不少,叫声也能听出来不是刚开始那会儿奶声奶气,明显中气十足。

夏天夜晚的闷热让老王有点烦闷,他躺在床上手里的蒲扇不断摆动,小黄觉得很有意思,老想着把蒲扇按住。夏天的雷雨总是让人措手不及,惊雷会使人受到惊吓,动物们这个时候反而会处之泰然。老王就是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惊醒了。

继续阅读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